假如我还在学校,现在应该已经在读博士了。

以前有位在上海交大读有机化学硕士的朋友告诉我她的求学状态,每周一到周六早上 8 点到晚上 11 点在实验室做实验,周日虽然是休息,但还要写报告。刚入学的她问导师,那什么时候看文献,导师回答说,不是还有 11 点到 1 点吗?

严谨的求学之路必然是要披荆斩棘的,但当时的我还是被惊呆了。这不是才研究生一年级嘛,幸好没读研。而她倒是继续前行,已经开始了读博生涯。

以前崇尚享受主义,「做人嘛,最重要是开心啦」,现在依然是。只是开心的方式需要转变一下,快感的时间有长有短,玩三国杀有快感,只在玩的时候。写博客有快感,每一次评论,都会收获喜悦,而且文章是半衰期长的事物,在比特海里回荡,作用时间更长。从经济学上的等效效用理论来说,用相同的时间,无疑是要做效用更高的事情,更加注重积累与输出。即使不在学校,依然可以像博士一样生活。

为什么是现在?经过前几年的试错经历基本确定了以后发展,也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背景,而且膝下尚未有子,风华正茂。奇葩说里出现过一位辩手叫 陈铭 ,其实他在以前打辩论赛的时候就很出名,据说后辈中有望成为「宝岛辩魂」 黄执中 接班人的少年。他在奇葩说的一期里曾提到初为人父的他已经无法全心全意只顾自己了。小孩子刚出生,常常午夜醒来多次,每天他和他夫人都睡不了一个懒觉。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生命的重心会渐渐转移的。

像博士一样生活,不是一种寻找身份认同的的方式(就算想找认同博士们可能也不会理会,笑),而是一种心态及行为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工作了有些时日,往往在日复一日的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中迷失方向。关于这点,我深有感触,总有那么一两月时间除了上下班什么都不想做,玩玩游戏看看电影晚上的时间就过去了。这不只是惰性,与跟精力管理的方式息息相关。上班 8 小时,不管做了什么事,下班都会觉得疲惫,不想做任何事,除了娱乐放松,但在所谓的放松之后迎接而来的就是空洞。有人分析为什么会晚睡,因为到快睡觉的点回首当天发现没做什么事,于是抓紧时间看点书做点事恶补,睡得就更迟了。像博士学习,主要是对时间分秒必争和对治学严谨深入的心态,以此为做事原则,影响到个人的行为模式。

关于宗旨原则,认识的朋友有觉得很务虚的,其实不然。原则就是心中的一个托盘天平,当一时做不了某个决定的时候,To do or not to do ,拿选择放在天平两端,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它就是一个度量工具。

高中政治告诉我们,除了世界观,还需关注方法论,「个人博士生涯」该如何启动?

微博上有一位关注的 90 后博士 @MilkShake 羊 提出了一个淡化周末的概念:

我在想,如果每个人能找到一个很好的作息,是不是就可以淡化周末的概念。个人认为狂睡两天并不能让你觉得轻松,而健康的作息可以。我已经有大半年没在七点半以后起床了,可能身体里没有嗜睡基因:)附上我理想中的作息:

五点半起来做早餐,七点吃完,在大家上班之前开始工作,这时候的效率很高,比熬夜高很多。十二点午餐,接着午休二十分钟到半小时。下午四点加餐,下班后健身,八点之前完成晚餐。之后可以准备第二天的食物或是陪家人或事看书学习,总之做喜欢做的事情,十点半关灯还可以再用 Kindle 帮你入眠。一周三到四天这样的作息就蛮健康的诶。淡化周末的概念,即使有点理想化,但值得一试。

看后十分赞同文中观点,虽然以前偶然间也有想到过,也有看到 warfalcon 的相关文章,但毕竟没有建立一个认知概念,也没有作为一件严肃的事认真去践行。不把周末当假期,形成长期的习惯。良好的作息是博士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更多的一些行为模式可以看看她的最新博文—— 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以貌取人 ,里面推荐的 太医来了#41 电脑化人生与个人健康管理 和个人博客 Taiwan 2.0 都挺不错的。今早 6 点多起床,冲一杯速溶咖啡,加三两个小面包,在一个自我营造的仪式感下,写下这篇博客,算是一个正式的开始吧。

至于当年为什么没有读研究生,源于大三那年寒假徘徊于这个问题,一次 乐购收银员 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通过三天的时间已经完全掌握了收银员的这份工作的,使我认为大部分技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即可完成的。加上要参加化工设计大赛,两者在时间安排上会有比较紧张,我选择了比赛。话说回来,队里五个成员,除了我,后来一位出国,一位保研,两位考了研究生都在读博,这个为了掩饰自己懒的借口就显得有些拙劣了。这段时间听 IPN 旗下的流行通信,倒是给了我一种没有出国留学的遗憾。人生岔路口总是要有选择的,走了一条路后在日后的另听别人说起其他路的风景自然有羡慕之情,虽有遗憾,但无后悔。